進入內容區塊

新北市石門區公所

形象圖
石門風箏節由來
  • FB
  • 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字級設定:
  • 小字
  • 一般
  • 大字
一、緣由
風箏在多數台灣民眾心目中,大都只是屬於童玩的一種,過去風箏具有多種風貌與意義,作為通訊、偵察、進攻的工具;或成為鍛鍊身體、去病免災的活動。「清明放斷鷂」就是一種禳災祛病的習俗,把一年的鬱悶之 氣藉由風箏的遠走驅除;而台灣諺語中也有所謂「九月九,風吹滿天哮」,可見秋高氣爽正式放風箏的好時機。其實風箏是一項結合人文、體育、藝術、科學於一體的歷史性產物,全世界也有完整的風箏玩家組織,每年隨著季風而行,在五大洲參加各國的風箏比賽與節慶。在台灣,每到秋季就可看到成群的風箏在天上爭豔。相傳台灣的風箏是明代由福建等沿海地區傳來,過去在淡水、三芝、石門、金山地區於重 陽節亦有施放八角風箏的傳統民俗。

位於台灣最北端的鄉鎮-新北市石門區,因有天然海蝕的緣故,而有石門之稱,其地形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及地殼造山運動的影響,塑造出獨具一格的特殊自然景觀;石門最大的優勢就是明媚的自然風光與充足的風力資源,不管是崢嶸奇石、蜿蜒海灘,亦或山林流水,都是渾然天成的自然美景,造就了豐富的觀光資源,在沙灘、崢嶸奇石的映襯下,「風箏的故鄉」-石門的秋色天空,總有輕靈的風箏翩翩飛舞。

新北市政府為展現市內29區地方文化特色,鼓勵區公所辦理地方文化節慶活動,藉由有效整合地方行政體系與地方資源,結合在地文化與在地團體參與,將地方人文風情、自然生態、特色小吃、人文藝術等文化資產有系統呈現。石門區藉由國際風箏節的舉辦,不僅可以凝聚居民社區意識,成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與契機。另一方面,也可藉由此文化交流的機會,啟發國人對風箏的認識與瞭解,進而豐富文化內涵與提升國際能見度。
 
二、目的
新北市石門區因處北海岸,擁有充沛風力資源,辦理風箏文化節活動不僅可掌握地利,同時也能提升文化藝術之觀賞與石門風箏的名氣。其實,風箏活動不只是一個單純的體育性活動,也是民族技藝發揮的展示,其中包含了許多人文方面的思考。因此本活動以幾點精神及內涵進行規劃:

1.促進全民風箏文化休閒運動
風箏是一種適合闔家共同參與的休閒活動,在施放風箏過程中,不但可達強身健體的功效,又可欣賞戶外自然風光,於石門區推動風箏文化休閒運動,以風箏為起始點,輔以陽光沙灘、山水奇石,再延伸以風為主題的相關活動,結合風帆、衝浪等與風有關的活動,讓北海岸豐富多樣的觀光資源,進而推廣石門為民眾休閒旅遊最佳去處。 此外在國外,風箏是一種非常盛行的活動,不論風箏設計創意方面,或是製造與技術的提升方面,程度都非常高;但在台灣,風箏仍未能成為闔家娛樂的運動,更遑論特技風箏、創意風箏等缺乏刺激而少有進步。所以希望藉此辦理風箏文化節活動,以啟發國人對風箏運動的認識與瞭解,促進全民休閒活動。

2.推廣地方產業特色
新北市城鄉發展極為多元,一鄉鎮一特色政策發展下,更致力於挖掘地方本身自然、人文特色,配合年節、四季時序、文化等設計活動,形成新北市民文化休閒生活新節奏。因石門依山傍海,在地淵源及區公所、觀光產業促進會等力量結合,所塑造「風箏的故鄉」之地位,已儼然成行。除風箏文化成為在地文化外,並結合活動行銷石門獨特自然景觀與在地特產,如:鐵觀音、石花凍、落花生、燒肉粽、海鮮等。

3.社區總體營造概念
石門風箏以永續概念經營,以期達到全面性、深入性的影響,誠如社區總體營造涵蓋的經濟產業、文化休閒活動、生活環境的改善到社區觀念的改變均包含在內。辦理風箏文化節活動起,成立風箏技術育成中心、設立風箏公園、風箏種子研習營、石門及老梅國小生態導覽培養、風箏製作研習等,皆印證風箏產業種子,已逐漸於石門區生根萌芽,在有心經營理念下,落實基礎教育,期導正國人對風箏的誤解,並培養更多創意人才,延續傳統,增加創意,一線的延伸,不只是串起人與天空的距離,更串起風箏文化與社區營造推廣。
 
瀏覽人次:4025 人 更新日期:2021-04-21
收合